1.“十三五”期间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十三五”期间,在稳定办学规模的基础上,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服务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发展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建立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和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需要的专业结构布局。以培养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优化“实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宽视野、高素养、重责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完善人才培养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涌现,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居同类高校前列。具体而言:
①以“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为原则,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本科招生专业数缩减到60个以下,本专科在校生规模稳定在22000―23000人。全省优势专业(同专业排名20%前)达到20个以上,特色专业(同专业排名50%前)保持40个以上;优势专业群(同类专业群排名前20%)达到5个以上;特色专业群(同类专业群排名前50%)10个左右。重点建设信息技术、能源机械、食品生物、纺织服装、材料化工、经济管理、人文教育专业群,建设成为山东省优势专业群;大力发展文化服务、健康服务专业群,建设成为山东省特色专业群;规范建设公共管理、城乡建设专业群。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内合作建设本科专业达到20个;扩大国际化合作,中外合作建设本科专业达到3个以上。
②以人才培养系统化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合作教育项目达到30个,建成200门研究性课程,100门校地合作课程,100门创新课程,100本校本教材,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力争突破国家教学成果奖。
③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广泛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获得国家级奖励2000项以上,省级奖励3000项以上;毕业生受到社会、用人单位充分肯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位列全省前列,考研率保持20%以上,一次性综合就业率和年底综合就业率均在90%以上。
④按照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审核评估范围”、“6+1”项目内容、24个评审要素、64个审核要点,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建设服务区域、优势突出、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提供支撑。
2.“十三五”期间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举措是什么?
一是从服务区域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做好人才培养系统的顶层设计。
二是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完善实基础、强实践、求创新、宽视野、高素养、重责任的培养平台。
三是建立完善专业调研和社会需求分析制度,为专业发展和调整提供依据。
四是出台《德州学院本科专业建设指南》,完善专业建设改进机制。
五是出台《德州学院专业理事会章程》,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校地互动。
六是贯彻“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完善专业评估体系。
七是加强技术与教学融合,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八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九是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专业应用和行业实践能力。
十是构建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高度融合。
十一是以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党委宣传部 发展规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