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学校主页
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德州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解读(七)

作者: 时间:2017-02-14 点击数:

1.“十三五”期间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十三五”末,实验、实习场所建筑面积达140000 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5亿,实验技术人员与专任教师比例达到1.2:10,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和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开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力争实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零的突破。

2.“十三五”期间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

一是深化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校、院(部)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校级公共基础教学平台、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和科研共享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和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断修订和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工作规范、有效的督察和责任追究机制。实施项目建设立项论证和绩效评估机制,健全实验室工作综合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建立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实验室建设事业健康发展。树立成本效益意识,进一步完善教学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按照“定额核算,有偿使用”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实验用房分配机制和超定额有偿使用机制,建立科研实验用房绩效评价机制和动态调配机制,推进实验用房改革,合理、高效使用公房资源。

二是适应转型发展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投入机制。“十三五”期间,实验室建设投入实施“一个保障、三个倾斜”,即保障体现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的重点项目,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方向倾斜,向开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教育方向倾斜,向应用型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方向倾斜。多元化筹措实验室建设资金。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重点建设,推进资源共享。强化公共教学实验实训平台、专业群实验教学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足转型发展,推进新兴专业实验室建设。“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专业实验室以及服务于地方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的专业实验室。紧紧围绕科学研究转型,强化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积极推进资源使用模式改革。

四是实施五大基地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实验用房集成共享。根据学科的关联性,充分考虑相近学科实验用房、设备、项目的互补互用,合理规划实验室的布局和结构,推进实验室“集约化、集成式”建设,统筹新老校区布局,实施实验实训五大基地建设工程,实现资源共享。

五是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满足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根据岗位需求科学引进高素质、高技能实验技术人员充实到实验技术队伍中,优化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结构;出台相应政策引导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结合定岗定编,拟定专业技术岗位教辅工作量计算办法,吸引教师从事实验技术和管理工作;探索新引进博士实验室2-3年工作制,为实验室建设提供新鲜血液;根据上级政策,研究制定实验技术系列正高级岗位和聘任标准。积极开展实验技术研究,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培训进修,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使实验技术队伍满足实验室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到2020年,实验技术人员与专任教师比例达到1.2:10,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高素质专业技术队伍。

六是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实验室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以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为核心,以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开展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成数字资源及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构建信息化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大力推进教学、科研实验室开放,为创新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环境条件。实现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教学机房、语音室等公共教学实验资源的网络智能化管理,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七是建立实验室开放机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修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设立、研究开放性实验项目,逐步建立完善科研型、科技活动型、自选课题型、设备开放型和人文素质与能力培养型的开放实验项目库。设立企业问题项目库和创业项目资源库,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库建设,构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开放实验室,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双创”基地,打开学生创业思路。鼓励师生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建研究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八是全面推进实验室安全防控体系和文化体系建设。按照优化管理体制、强化安全教育、健全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责任、规范安全管理、构建安全文化、完善安全设施、提高应急能力的工作思路,健全实验室安全监管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与保障体系,推进学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建立学校危险化学品管理运行体系,建设实验室安全监控系统,强化人员安全教育与大型仪器使用培训,完善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环境安全及风险评估制度,全面推进实验室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构建文化氛围浓厚、和谐文明的实验室工作环境。(党委宣传部 发展规划处)